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大齊教練聊聊機械錶

打字的當下戴著的樣子


 整理一下這兩年來的機械錶心得。

 原本覺得買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械錶後 (見 2022 年 11 月開箱文),對於機械錶的功課就結束了,殊不知了解得越多,反而是更著迷機械錶的開始。

 手錶雖然有功能性,但買錶背後的紀念意義或是個人品味,錶的本身有好壞高下之分,卻沒有對錯,大家喜歡的錶不見得自己就得喜歡,重點還是在於個人的能力與喜好,而不要失去了追逐的目的和本質。

 預算還是最重要的。

 即使是給我弟的建議,或是給每一個跟我聊過手錶的朋友們,不論是潛水電腦錶還是普通手錶,預算還是第一順位,俗話說年薪買車月薪買錶,買超過能力範圍的東西而破壞生活品質,絕對是本末倒置。

 戴著 NORQAIN 的這兩年,第一年就發生了錶帶掉漆的問題,於是我聯絡的原廠的客服「請問這樣是正常的嗎?」如果是正常使用痕跡我也就認了,想不到客服馬上致歉並且很阿莎力的立刻寄了全新錶帶過來,真的是立刻,因為不到 48 小時就寄到台灣,效率跟售後服務有點震驚到我,即使因為報值的關係得付一點關稅,但寄來的不是原本的錶帶,而是增加了伸縮調整功能的鋼帶,徹底解決了鋼帶在台灣熱漲冷縮的問題,也讓我對這支錶的感受從半信半疑提升到非常滿意。

 第二年,台灣就有代理商大西門鐘錶引進了這個品牌,某天到了台北我也順便繞過去看了一下,雖然只是小小的櫃位,但的確展示的跟在瑞士看到的一樣,店員也很專業地看出我手上的錶,並誠懇的表示,基本的保養沒問題,原廠的服務還是得送到新加坡,一方面期待這個品牌繼續發揚光大,一方面又希望我是台灣唯一戴這個品牌的人(哈哈)。

 會選擇這支錶固然因為他夠好,又夠特別,也很符合自己的需求。

 不認識錶之前,覺得手錶長得都一樣,了解的越深,就越能明白製造鐘錶是種工藝,但行銷手錶的過程則是徹底的人性,在廣大的鐘錶世界裡,有那麼多千千萬萬種的品牌規格,機械錶的演化就好比海底生物,就像亞馬遜叢林裡的特化生物,遠看好像都一樣,細分之後才發現千變萬化各有各的巧妙。

 即使現在沒有買錶的需求,經過各式各樣的專櫃或錶店,總是忍不住進去多看一眼,一方面也是透過詢問跟聊天,了解錶店的定位或是維修能力。體感上,除了 101 是各大品牌的聚落感覺平均水準較高,百貨公司的專櫃櫃員相較之下比較一般,路面店比較有機會遇到對錶有熱情的銷售,不同店的風格也有很大落差,有些就很市儈,有些則能從談吐之中感受到對手錶的熱情,而不是單純把客人區分買或不買。

 後來慢慢了也建立出一些其他機械錶的喜好,如果當初沒有買到現在的錶,應該會入手最新款的浪琴深海征服者GMT HYDROCONQUEST GMT ,顏色特別功能完整在台灣又有完整後勤,如果選擇潛水錶以外的款式,目前最喜歡浪琴的月像錶。

 因為 NORQAIN 而注意到的另一個品牌則是 Breitling 百年靈,手上的 NORQAIN 的創辦人當年就是從百年靈出來的,扣除掉同屬性的潛水錶,百年靈的飛行錶 Navitimer 也是一款很令人著迷的錶。

 原先機械錶只鎖定瑞士錶,因為大谷翔平的關係才開始注意到 Seiko,在日本一度差點因為送公仔加退稅失手買了 Astron,兩地時間 GPS 跟太陽能,搭配鈦金屬簡直是旅遊錶的最佳組合,如果我只選一支石英錶的話,絕對是 Astron。

 同樣來自於大谷翔平的光環,高階的 Grand Seiko 是我近期最著迷的品牌,我覺得 GS 多少受到 Seiko 的拖累,如同 Lexus 之於 Toyota, GS 是 Seiko 集團內的高級品牌,機芯的工藝水平不輸瑞士品牌,但不像是 Lexus 在取名上更加獨立,GS 即使在 2017 年自立門戶,如果沒有深入了解還真是很容易錯過。GS 體現了日本職人的極致工藝,其面盤對自然風景的詮釋,創造出與瑞士錶完全不同的境界。以我自己的錶 ADVENTURE NEVEREST 來說,雖然號稱靈感來自於喜馬拉雅山的冰川,但在 GS 職人搥打的錶面相比實在遜色太多,瑞士的雕刻工整精美,日式美學不只呈現了自然,更展現了禪意,樺樹的紋路,夕陽的豔紅,春天溪水的翠綠,夏日湖泊的湛藍,看到實體才真正感受出令人讚嘆的細節。

 其他跟 NORQAIN 及百年靈同為 Tudor 帝舵機芯廠 Kenissi 代工的香奈兒 J12,完全異於傳統機械錶的範疇,充滿時尚又具備專業規格,不會淪為聯名款而有獨當一面的樣態。

 因為研究 Daytona 而認識的真力時,各種星星的結構很獨特風格。

 最後是被稱之為錶王的百達翡麗,複雜結構的錶也是無比迷人。

 如果看到這裡,同樣喜歡機械錶的你有機會也歡迎來找我聊天交流,聊聊你喜歡什麼錶以及當中的小故事。


 



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大齊教練的潛水裝備總盤點



 「教練最推薦的潛水裝備?」算是學員最常問的問題,其實問題也不難,就看教練身上穿什麼就知道了,目前身上的裝備幾乎都已經更新了一輪,這些一買再買的就是教練心中的最佳裝備,但沒有最好只有剛好,剛好就是最好,如果有跟我不同的意見,你是對的。


  • 頭套:根據我自身的實驗,頭套對於水下保暖的效果超乎預期,光是應付不同水溫大齊教練就有三個不同厚度的頭套。夏天 Fourth Element 3mm Neoprene Hood (已買第二套),換季 Beuchat Mens Semi-Dry X-Trem 5mm Hood,冬天則是 apeks HX - 5/7mm Dive Hood 

  • 面鏡:由於鼻樑比較挺,所以有框的面鏡都不適合我,最常使用的面鏡是 Apeks VX1 (已買第二顆),第二喜歡的是 Hollis M1 (已買第二顆),解析度來說 Hollis 略勝一籌,但 VX1 的大小比較適中,還有原廠魔鬼氈面鏡帶非常舒適方便,Hollis M1 的帶子有容易鬆脫的小毛病。面鏡的選擇跟臉型有關沒有絕對,但我特別不愛電鍍的鏡片,因為在低能見度的畫面會覺得更加暗。

  • 防寒衣:不二選擇 Fourth Element 都已經買了第二件,夏天上半身 Fourth Element Sipadan 3mm,冬天 Fourth Element Proteus II 5mm,Proteus 頸圈的防水效果大大提升保暖程度,暫時找不到更好的選擇,Sipadan 則是穿帥不穿暖外型取勝(只限初代) ,雖說單價偏高,新款也有做工粗糙的趨勢,但是耐用度跟細節還是有做修正,依然是我心中防寒衣最佳品牌,為了或許想嘗試 Apeks 7mm,有機會再來更新分享。


  • 電腦錶:如果要下深最佳夥伴 Shearwater Perdix 2 X Swift Combo 莫屬 (已買第二支,前一支是一代) 發報器絕非必要但絕對方便,發報器的訊號 Oceanic 的錶也能接收(已買第二支整新)作為備表剛好,做為備錶或休閒電腦 Mission 2 的表現也絕對足夠,原本摒棄的 Garmin G1 被促銷打動下訂了還沒收到,備備錶 CR4 折損率高加上連連漲價已經被我淘汰,備備備錶 Mares Smart 出乎意料的簡單好用。

  • BCD:SCUBAPRO HYDROS PRO BCD (已買第二件)第一件沒事,只是時候到了想換新,不算最輕,但舒適的懸吊,多方位的洩氣閥,速乾的體質,是旅行的最佳夥伴。另一件則是 SAS,驚人的輕量,也有配重袋設計,魔鬼沾算是小敗筆,拉鍊相當脆弱,這件已經停產,有興趣的得快點入手。


  • 調節器:Apeks XTX50 依舊是最佳選擇,送保養期間使用 Problue 也不差,最近嘗試 SAS 二級頭,出氣量沒那麼細膩但大口出氣也不差,殘壓錶接連掛了幾顆金屬錶後,轉向傳統的 Oceanic 輕量好讀外型可愛。

  • 潛水燈:照片中的 ORCATORCH D570 (已買第二支)繼續成為我的最愛,光束集中又有雷射綠光,大深度或的能見度會用水中光劍,拍照則會帶四顆電池的肥肥補光燈,燈偏消耗品就沒那麼想花大錢。

  • 蛙鞋:船潛 GULL Barracuda 即使又長又重,強流潛點還是會希望腳上穿的是 Barracuda 。岸潛 Mares Excite Pro (已買第二雙)正浮力的 Excite 依然是我的最愛,如果負浮力的噴射蛙最愛 Apeks RK3 HD,但目前放棄乾衣的情況下比較沒機會用到,Problue F750S 也是我會選擇的噴射蛙,目前已下訂 RK4 但還沒收到,屆時再來分享心得。

  • 套鞋:如各位所知,因為找不到合腳的 25 號寬楦鞋,我包了一條產線訂製了一百雙寬楦海馬短筒套鞋,有同樣尺寸同樣需求的可以來買我的庫存(目前 80+)。





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今年夏天,小琉球海底的珊瑚再次大規模白化,所有看起來發出螢光色的紫色珊瑚金黃色珊瑚,都是因為珊瑚的共生藻正在離開,白化的珊瑚還沒死掉,一旦其他藻類或海綿覆蓋上去之後,珊瑚就正式宣告死亡。

 帛琉的水母湖在第二次大規模消失後,直至現今都沒有復甦的跡象,那些我們習以為常,賴以為生的一切正在崩塌。

 上週阿貴老闆突然臨時起意,約了幾個合作店家去探點,逮到機會的我自然不會錯過,週一的一早七點船上載著一群教練就往林邊鋼鐵礁出發,據老闆的說法上一次他潛鋼鐵礁已經是十年以上。




 從小琉球碼頭出發船程約三十分鐘,海況已經是另一種世界,變化莫測的海流,低能見度的綠色海水,約好的潛水時間雖然是三十分鐘,但觸底後繞一圈確定不太可能有驚喜後,十五分鐘一到我就默默上升溜回船上,不做無謂的冒險一直是我的基本原則,畢竟要是在鋼鐵礁內被魚線魚網纏繞,或是在低能見度的濁水中被流走,怎麼樣都划不來。

 十五分鐘的船程回到小琉球外圍後,可以清楚看到被黑潮圍繞的小琉球,周遭依然是乾淨溫暖的藍水,我們在中澳的外礁再次下潛,三十幾米的深度依然明亮溫暖,珊瑚同樣些許白化,遠遠地有零星魚群,不過很警覺地快速游走。

 今年是有生以來覺得身體退化最多的一年,一開始發現體重降不下來,喉嚨容易不舒服,還因為心臟不適去高醫掛急診,做了一系列的檢查,為了能跟健康的身體多相處久一點,不停地調整生活作息,吃少一點多動一點,雖然訓練量還是不足,但至少改善了咽喉炎,改善了磨牙,改善了睡眠品質,減少了受傷的機會,更大的改變是心情上的調適,遠離影響心情的是非,隔絕負面情緒的侵入,盡可能保持心情的平靜。

 當老闆的往往會陷入過勞的處境,忙的時候要把握機會拼命忙,閒的時候總覺得好像還有事情沒做完,當其他人問我如何知道自己該休息了,我的經驗是,當身體開始出現一些警訊,平常該熟練完成的事情開始出差錯,通常就是壓力過大失去彈性的時候,也就是該休息的時候,畢竟人生是一場長期的無限賽局。

 比較絕對是通往地獄的捷徑,凡事按部就班已經成家立業的人,羨慕勇敢感到遺憾,勇於投入事業的人感嘆還在孑然一身,有閒的人羨慕有錢的人,有錢的人羨慕有錢有閒的人,即使大家都過著比過往更好的生活品質,好像永遠活在追逐未來的迴圈哩。

 今年心情最低落的時候,是回到自己家,家裡人還是千篇一律地問著什麼時候要生小孩,什麼時候要補辦婚禮,付出去的禮金都沒機會收回來,明知道就是中華文化的遺毒認真就輸了,還是忍不住火氣上心頭,難道為了家裡所設想的一切,都比不上那些傳統禮俗上的面子,解釋到最後只會得到一句「現在的年輕人都這樣講話」。

 從小到大,就是一路照著社會的期望長大的,認真念書考試,當兵退伍,工作存錢,直到離開台灣到了愛爾蘭,拋棄了名字拋棄了過去,在另一個環境得到另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從小就因為名字被取笑取綽號,在愛爾蘭不會有人聽到名字就噗哧一笑,在歐洲旅行大家都好奇台灣是什麼樣的國家,討論喜歡的音樂跟興趣是什麼,在層層挖掘之後,才明白過去的經驗所連結的文化是多麼的令人痛苦,原來在世界的另一邊,有那麼多種生活的可能性,而不是活在層層比較的地獄裡。

 在車子的世界,進口車看不起國產車,歐洲車看不起日本車,結果製造法拉利的國家最多人開的是飛雅特。在鐘錶的世界,機械錶看不起電子錶,瑞士錶看不起日本錶,勞力士看不起其他錶,結果瑞士人最常戴都是基本款。

 你想要的生活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其實是社會期望讓你以為自己想要的?覺得好的東西是自己覺得好?還是網路上評價最好的就是好?

 我心裡很清楚,資本市場是最高度效率的地方,大多數的東西都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呈顯,所以連鎖店最後都長得差不多,暢銷的商品都大同小異,最多人選的不一定最好但肯定不會太差,但不見得做出不同選擇的都是笨蛋,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無從選擇,如果可以選擇,為什麼不能選自己喜歡的?

 疫情期間要說學到了什麼,就是只在自己的做決定的事情上認真,無法控制的事情就不要過度在意,我們無法決定別人的想法,但可以讓自己不去在乎別人的看法。

 來到店裡的客人,常常會讚嘆說:生活在這裡有潛水有咖啡真是太幸福了!

 但熟悉我在島上經歷的朋友都覺得,怎麼每次都遇到這些慘事!

 哪有什麼完美的地方呢?以我來說,生活就是不斷地刪去法,在有限的選擇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出現之前,我享受現有的當下生活。

 就像那顆長在浮球上的珊瑚,誰說珊瑚就只能長在海底?石珊瑚就不能隨流飄逸,偶然的機會之下,剛好在對的環境,對的時間點,即使是廢棄在海底的浮球,也能長出美麗強壯的珊瑚,也許同樣會因為高溫的海水而白化,卻也可能演化成更強韌的物種。

 前陣子登山家張元植意外離去的新聞讓我在意許久,即使在登山界以保守撤退聞名的他,依然在登山中的過程中罹難,能找到生命中熱情所在的人是幸運的,能夠在最愛的山林中結束,應該還是快樂的吧?張元植離世後,各種他過往演講和登山的紀錄片都再次被分享出來,雖然素未謀面,但這個人將會以某種形式活在我的心中,也不斷提醒我,持續找尋生命中的熱情,不要被生活和商業的消弭掉。

 生活自主,財務自主,如果精神上也能自主而不有所依賴,就是大海上最自由的人。





Goodbye Focus, Hello Mini 阿福再見!終於入手夢想車 MINI COOPER

    

 記錄一下入手 MINI 的心路歷程。

 前一篇文章聊到,人生兩次最大金額的交易案,第一次是租地蓋房創立潛水咖啡,當時帶著初生之犢的憨膽,或許也是背著結了婚後拚事業的壓力,只帶著身上的十萬現金就開始創業,用盡方法籌措資金開始,原先規劃三百萬到最後花了超過五百萬預算,最後得到了兩棟各種瑕疵的組合屋,經歷對方告我未給付尾款的兩年官司後,最終我認賠和解停損收場,至於為什麼未給付尾款呢?忘了有沒有寫過,簡而言之就是當初推銷我組合屋的琉球人業務,挪用了我的工程款去蓋了隔壁的民宿,這筆錢至今仍沒有償還完,人也消失無蹤。第二次就是前一篇文提到的失敗併購案。

 其他小型的買地租屋事件,最後都在琉球地主屋主的反悔下草草結束,就不多提。想著那麼多錢都卡在別人手上,要是拿去買快樂至少還會變成喜歡的形狀,於是放在願望清單的最後一項:擁有一台 MINI 的想法便越加強烈。

 當然,我也知道車子是負資產,對於財務規劃會開一個大洞,車子也是想要不是需要,我也已經有一台很棒的車。

 跟朋友聊起 MINI 大抵有兩種反應:千萬不要碰!以及準備好了有何不可? 

 於是就開始搜尋影片及網路爬文,也到處去看車試車。

 十年前買車就曾經考慮過 MINI,不過當時剛出社會,又是業務車需求,小空間又高成本的 MINI 自然不會是最佳選擇,最終選擇了外型性能安全性及預算都更加適當 Focus,當年的開箱文還在痞克邦,有興趣的人打打關鍵字應該找得到。

 我平常在市區沒事就常去試乘車,若干年前就有在台中試乘過 MINI,開過之後更加確定這是屬於我的車,殊不知,當我再次走進展間,看到最新款 2024 大改款的 MINI 差點昏倒,MINI 標誌性的圓滑曲線被更現代化的方正線條取代,圓形的儀表板和大多數的機械化按鈕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強調科技感的語音系統跟全螢幕儀表,到底是大眾的美感在改變?還是其實我喜歡的是情懷?反正高雄展間的業務也是一臉口樣,一點試乘的慾望都沒有我就離開,將眼光轉向中古車。


我真的不行欸...


 最初看到的是 2019 的 JCW,配備滿滿又兼具運動化的 JCW 絕對扛得起 MINI 這塊招牌,但 300P 馬力加上四輪驅動,對於不再熱血的已婚男子似乎有點浪費,三門太小,三缸太抖,新的太新,舊的太久,排除掉毛病太多的 R 世代,也不要像打電動的螢幕儀表板。最終鎖定了 F 世代的三代 MINI。

 有鑑於 MINI 是一款對車子有點關注的人都知道毛病很多的車子,身為福特學院的高材生,自然也曾顧路顧到起心動念想投靠妥善率高的日系車,對於英國進口的 MINI 多少還是有點擔憂,但既然車子能發生的問題我都已經有點概念(?) ,如果此時不買,再過幾年現有的車款會變得更老,選擇也更少,中古車不比新車,只能就現有的車款去評估,於是在高雄汎德看到這台 Volcanic Orange MINI COOPER S 後,我的決心來到前所未有的動搖。


其實第一台試前面那台紅色 COOPER

內心動搖時刻

 實際發動試坐之後,馬上傳給人在小琉球的老婆討論,本來因為浪大不願意出門的酸酸,也因此被我凹出島來試乘,喜歡就訂車,不喜歡就回家。


心跳加速的訂車時刻

 MINI 的型號命名上,ONE 是最陽春的,跑得快的才叫 COOEPR,COOPER S 則是從三缸 1500 提升到四缸 2000 cc,引擎蓋上有進氣孔的才是 S,有鑑於 MINI 是一款車主都很愛改裝貼貼紙的車款,即使同年份規格的車原廠買比起外面車行稍貴,但至少原廠可以確保車況並提供三個月 5000 公里的保固,多付出的溢價就當作省下來的整理費用,原廠認證中古車的車只限定於三年內還在原廠保固,這台 2016 年的則屬於精選中古車,外型空間規格也都符合我的需求想像,原廠保養無改裝無大傷無異味,即使沒有從業務身上凹到任何折扣跟贈品,最終還是決定把車開回家,就像小施說的,買 MINI 的人不聽勸的 XD。

 就這樣,在擁有了十年的 Focus 後,總算入手了年輕時的夢想車款 MINI COOPER S。



 牽了新車,當下卻無法決定如何處理舊車。

 帶著原罪 PS 雙離合器變速箱,BMW 不收可以理解,福特原廠也委婉建議舊換新折五萬,大多二手車行也都婉拒,或是只願意開出兩萬這種接近報廢的收購價。

 說到最後還是捨不得,畢竟是我的第一台新車,可能也是這輩子唯一買過的最後一台新車,陪伴我出社會後第一份工作的酸甜苦辣,即便有好幾次一度想賣車,第一次出國時原本已經跟二手車行收訂,後來因為阿爸自作主張去換了四條馬牌新胎,除了退還訂金再認賠一萬訂金把車牽回家,這也是我第一次學到訂金的契約精神。

 一些該修或不該修的也都修過,第二次則是變速箱亮燈,因為是手排變速箱,所以換檔撥叉壞掉之後,我只靠著一三五檔還是硬著頭皮從屏東開回台中,當時因為預算考量,決定把修車費用當作買一台中古車,繼續跟阿福再續前緣,所以 20 萬過後除了變速箱,也陸續換了避震器雨刷發電機,如果沒有這台 MINI 出現,阿福依然是我心中的最佳選,我喜歡他的對開雨刷,喜歡加油孔在右邊幾乎不用排隊,喜歡類比式的儀表,喜歡恰到好處的紅色,喜歡他在高山和高速公路奔馳時的安全感。

 送走 Focus 那天,酸酸坐上 MINI 時我問她坐起來有沒有哪裡不一樣?

 酸酸說,差不多。

 我就笑著說,看吧!Focus 很棒吧坐起來就像歐洲進口車,畢竟他本質上就是台歐系小鋼炮。

 原本已經做好永遠把車子留在身邊的準備,不論是放在本島當維修時期備用車(?),還是運到小島當代步車,怎麼樣就是無法接受他現在就送去報廢。

 捫心自問,會後悔嗎?同年份的 TOYOTA 都還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同年份福特卻形同報廢。結論是:我不會。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想我還是會做一樣的選擇,畢竟我的人生都是任性導向,能夠做選擇就一定選擇喜歡的,既然曾經擁有過美好時光,那就足矣。

 最後,我們將他交到了願意繼續照顧他的車主手上,感謝你們願意繼續接手照顧,感謝你們可以欣賞跟接受這台車的優點和不完美,讓故事得以延續,讓我內心減輕一點愧疚,以及充滿感激。





潛往小琉球找大齊潛水(2025. 2 月更新)

目前已確定潛旅(持續更新,也可私訊洽詢) 2025. 3月19 - 31 泰國礦坑潛水(找潛伴) 2025. 4月19 - 26 帛琉貝里琉黃鯛交配/ 隆頭鸚哥交配 (已滿團) 2025. 4月26 - 30 帛琉常規潛旅團(已滿團) 2025. 6月21 - 29 科摩多船宿考...